首页>>法治资讯>>法治资讯
法治资讯

法治资讯

采砂船重撞肇庆西江大桥疑点一串 被扣为何仍可运行?

当晚一艘被肇庆市某水政执法支队扣押的采砂船从高要区禄步镇段开往端州区途中,该船的吸砂管龙门架碰撞了肇庆西江大桥下航孔横梁,导致公铁两用桥的铁路桥梁底部横梁受损,多列火车停运。所幸事件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也未发生水域污染。目前事故原因及责任划定仍在进一步调查中(详见本报昨日相关报道)。

  现场:龙门架插入河底

  昨日上午11时许,羊城晚报记者乘坐肇庆海巡船近距离观察涉事船只,只见涉事船只前方巨大的红色金属龙门架已倒了下来埋入水底,只有小部分露出水面。这就是此次事件的“罪魁祸首”。随行的工作人员称,龙门架已插进了砂面,船只动弹不得。

  记者从铁路桥梁下抬头看,发现桥梁下被剐蹭撞击的痕迹明显,支撑结构上的几根X形钢柱变形扭曲。据广茂铁路肇庆工务段副段长梁支敬介绍,15日晚经过初步检查发现,旧桥下体部分局部受损,铁路线路上拱33毫米,方向偏离15毫米。

  据介绍,西江大桥正常通航标准为12米高,这里水深为20多米。“驾驶细则其实并无规定,采砂船只在通行桥梁底下时必须放下龙门架,这是由驾驶员、船长自行判断决定的。不过通常情况下,驾驶员应该要对所行驶的航道熟悉情况。”

  昨日上午,中铁港航局成立了突击抢修队,共有六个小分队负责桥梁的抢修工作。截至记者发稿时,旧桥区域仍被封锁。

  疑云:扣押船为何仍运行

  有消息称,肇事船只为肇庆市某水政执法支队扣押的粤佛山工2038船。

  16日下午,肇事船只已由海事部门拖离现场。但整个事件仍疑点一串:涉事驾驶员到底是谁?属于政府工作人员还是涉事船只经营人员?为什么船只被扣押后仍会经过西江大桥?

  昨晚记者就这些疑问电话采访肇庆海事局一主要领导时,该官员称事故原因虽由海事局牵头联合各部门进行调查,但目前尚未有定论,他不具发言权。而肇庆水务局的相关负责人在获悉记者采访意图时也委婉拒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一般情况下,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事故调查、取证,并制作交通事故调查报告。

  记者查询水陆联运网得知,粤佛山工2038船长为62米,宽为19米。

  据媒体报道,坊间流传出两种说法,一种是说肇事船只属于非法采砂船,被执法部门查扣后顺流而下开回,由于当时开船的人员没有放下来大臂就尝试通过桥底,结果撞上了。另一种是肇事船只被查扣后又自行脱逃,慌不择路撞上桥底。不过这些说法都有待进一步调查定性。

  西江非法采砂为何屡禁不止

  追问

  事实上,近些年随着建筑市场需求的扩大,在西江这条黄金航道上盗采砂行为颇为猖獗。

  佛山水务部门一个工作人员向记者诉苦,违法分子经常趁着夜色、下雨天入河开采,用雨天声音、视线不太好的条件掩盖自己行迹,与执法人员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而且经常会开出辖区,游窜边界地带作业,给监管带来难度。“遇到暴力抗法的事件也不稀奇,对方的武器说不准比我们还厉害呢,我们经常需要联合借助公安的力量一起执法。”

  2013年以来,肇庆市就实施河道采砂统采统销试点,全市共批准河道可采区14个,河砂开采量381万立方米,航道疏浚工程两个,疏浚开采量为197万立方米。但今年8月7日召开的采砂管理会议仍认为,目前肇庆市河道采砂管理进度不理想,市场供求矛盾比较突出,联合监管河道采砂机制不完善,违法盗采河砂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干扰正常的水事秩序。

  近日记者乘车沿着西江流域肇庆段行驶,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见到严禁非法采砂的警示牌,格外显眼。有研究人员认为,大规模采砂使河床严重变形,水流流态发生变化,导致河床全面调态,影响河流形态的稳定,在河道中乱采沙石必然危及河床稳定与堤岸的安全。

  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从2011年至2015年间,西江流域肇庆段至少发生四次河堤滑坡坍塌。不过这未能直接证明这几处河堤滑坡与非法采砂有着必然联系。

  大桥纵向承重梁受损需更换

  影响

  记者从广铁集团了解到,15日晚广茂铁路西江特大桥被一艘采砂船撞击后,铁路部门第一时间进行现场勘查,组织桥梁专家赶往现场。经铁路第四勘察设计院和中铁大桥局等有关专家评估鉴定,西江特大桥纵向承重梁需更换。

  由铁四院、中铁大桥局和广铁集团等单位组建的专家组昨日现场勘查发现,西江特大桥钢梁桥第4孔第5格左右侧下弦杆和纵向承重梁弯曲变形,受损严重。广铁集团经与专家组会商后确定,修复工作分两步进行。首先修复受损的铁路线路设施,再对受损的承重梁采取临时性的安全保护措施,待具备通车条件后,列车限速通行,以减少对铁路运输的影响,如没有新增因素或其他情况发生,完成阶段性修复工作预计需要两天时间。第二步是更换受损的承重梁,恢复列车的正常通行,完成时间需待进一步评估。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