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典案例>>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

四肢神经损伤法医学伤残等级鉴定要

时间:2024-12-13 19:50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黄江律师获悉

国家证书远程评审基地

与你

时不时地学习和练习

【摘要】目的:分析四肢神经损伤的特点及法医伤残等级鉴定要点。方法:收集笔者2021年至2023年受理的肢体神经损伤伤残等级鉴定128例,分析肢体神经损伤部位、伤残结果等。结果:臂丛神经损伤1例(占1%) ,正中神经损伤8例(占6%),桡神经损伤17例(占13%),尺神经损伤29例(占23%)、肌皮神经损伤2例(占2%)、腰骶丛损伤1例(占1%)、坐骨神经损伤3例(占2%)、胫神经损伤25例损伤(占 19%),腓总神经损伤 42 例(占33%)。结论:四肢周围神经损伤的表征、定位和定量是法医学伤残等级鉴定的基本原则。鉴定人需要掌握相关技术标准,才能为诉讼提供更加科学、客观的鉴定意见。关键词:四肢;神经损伤;残疾程度;鉴别

【简介】人体周围神经系统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神经组织,包括躯体神经、内脏神经等。躯体神经是指分布在全身皮肤和骨骼肌的周围神经,具体是分为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 。在法医伤残等级鉴定中,四肢神经损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损伤,多见于交通事故、刺伤等。四肢神经损伤后,可导致相应的肌肉和肢体功能障碍。

1.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中,作者收集了2021年至2023年受理的肢体神经损伤伤残等级鉴定病例128例,损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意外机械挤压、刀割伤、医疗损伤等。对伤员四肢神经损伤部位、是否伴有骨折、是否进行手术治疗、是否进行神经移植、材料中伤残等级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评定伤残等级的标准是《人体伤害伤残程度分级》(以下简称《分级》)。

根据《分类》第6.7条,四肢的重要神经是指臂丛神经及其所分的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和肌皮神经,以及腰骶丛和坐骨神经、腓神经。它分裂的神经。普通神经、胫神经等。为了统计方便,对上述神经分支的神经不再细分列出,而是归入上述神经中进行统计。例如,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都包含在腓总神经的统计范围内。

2. 结果

(1)四肢神经损伤

对128例四肢神经损伤进行统计(见表1),其中臂丛神经损伤1例(占1%),正中神经损伤8例(占6%),桡神经损伤17例。神经损伤(占1%)。 13%),尺神经损伤29例(占23%),肌皮神经损伤2例(2%),腰骶丛损伤1例(1%),坐骨神经损伤3例(2%),25例胫神经损伤 42 例(33%),腓总神经损伤 42 例(19%)。详细信息请参见图 1。

(2)骨折及治疗情况

128例中,共有73例伴有骨折,主要是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高能外力所致。骨折进一步造成周围神经和血管损伤。此外,128例神经损伤中,27例接受神经损伤手术治疗,其中2例采用神经移植治疗,1例将腓肠神经段移植至桡神经,1例移植尺神经。

(3) 致残的结果

128例中,达到《分级》规定的伤残程度65例,其中七级伤残1例,九级伤残19例,十级伤残45例。伤残等级与伤害的关系如图2所示。

3 四肢神经损伤伤残等级认定要点

(1)明确的外伤史

外力造成的四肢神经损伤的损伤机制有多种形式。以臂丛神经损伤为例,其损伤机制包括:头部或肩部受到高能钝性外力作用,造成肩颈部损伤,从而导致臂丛神经损伤;阴道分娩时的牵引力会使胎儿的头、颈、肩产生位移,造成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锁骨或第一肋骨骨折形成的锐性骨折可引起臂丛神经切割伤;颈丛损伤。手术、刺伤等也会造成臂丛神经损伤。

虽然医学诊断和手术记录可以作为四肢神经损伤的证据,但当一些人被查出患有陈旧性神经损伤或神经系统疾病时,分析确定外伤是否与神经损伤的后果有关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通过受伤后被识别者的早期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数据,也可以明确受伤的部位和程度,进而确定外伤是否足以造成病历中记录的神经损伤。 。身份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病历、影像检查数据及其他医疗信息。必要时,要求委托人提供受伤时的监控录像、图片,以及当事人的陈述。

(2) 鉴定时间

根据《周围神经损伤鉴定实施规范》(SF/ZJD,以下简称《实施规范》)第4.2条规定,四肢神经损伤鉴定应在医疗结束后进行,当神经损伤后残余功能障碍相对稳定时。

神经损伤经过全身治疗后可以恢复。不同类型的神经损伤有不同的恢复时间。对于非断裂性神经损伤,恢复期从损伤后开始;而对于断裂的神经损伤,手术后需要恢复恢复期。恢复期开始。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轴突以每天 1 至 2 毫米的速度再生。神经损伤程度越高,神经轴突距离损伤部位到靶器官越远,相应的恢复时间也越慢。至于具体的识别时间,需要结合具体的神经损伤部位具体分析。一般对于位于肢体远端(相当于腕关节周围)的单根神经损伤,识别时间可选择损伤或手术后3个月左右。对于位于四肢中近端(相当于肘关节周围)的单神经损伤,识别时间可选择伤后6~9个月或术后;对于位于臂丛、腰骶丛的神经损伤,识别时间应选择在损伤后9个月。 ?12个月。如果需要准确判断识别时机,并且与上述一般原则中的识别时机没有太大区别,根据被识别人识别前近期的肌电图和临床检查资料,以及被识别人识别前的肌电图以及法医临床检查期间的临床检查。如果神经功能变化不明显,则可以认为符合鉴定时机。 《法医临床检查标准》(SF/T 0111-2021,以下简称“法医临床检查”)第6.2条规定,法医临床检查的时机一般在伤后3至6个月进行。对于四肢神经损伤的情况,不能僵硬。当地政府始终坚持6个月后进行检查。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宜早不宜迟,但也要考虑诉讼的时限。

(3)肌电图检查

四肢周围神经损伤的法医鉴定应通过肌电图进行。肌电图可以提供周围神经损伤的许多重要指标,可以表征(是否有损伤)、定位(具体损伤部位)、量化()判断神经损伤程度和神经肌肉恢复程度,是公认的重要检查受到国内外临床医学界的好评。以识别为目的进行肌电图检查的主要要求包括:识别时间的选择、了解损伤的性质、损伤的范围等。损害程度的确定和识别。

(4)肌力检查

在识别四肢周围神经损伤时,必须通过肌电图明确损伤的部位和程度,然后进行肌力测试。附录《分类》B.7条和《临床检验》7.4.4.1条对肌力的测定有相应规定。然而,肌肉力量测试不仅受到被评估者配合程度的影响,还受到检查者自身经验的影响。在法医鉴定中,被鉴定人常常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掩盖或夸大自己的肌肉损伤情况。

因此,评估人员需要根据被评估人的伤后病历和多次肌电图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检查时,除常规操作外,还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虚假陈述等方式对被评估人进行伪装排除。如有必要,可以对检查过程进行录像以保存证据。

(五)其他检查

四肢周围神经损伤法医检查时,除肌电图、肌力检查外,还可以进行超声检查、MR检查。这些检查可以为评估人员识别和判断被评估人受伤的后果提供依据。

4. 结论

四肢周围神经损伤伤残等级鉴定的重要审查判断要点是上述“定性、定位、定量三个判定原则”。 “三确定原则”涉及到损伤机制、治疗方法、损伤部位等,“三确定原则”是否得到正确落实也将直接影响鉴定意见的准确性。笔者收集的128例肢体神经损伤病例中,有65例达到《分类》规定的伤残级别标准。其余不符合《分类》规定的残疾的主要原因是:

首先,神经损伤只能通过临床诊断,并不能通过客观检查结果确诊。外伤早期出现“麻木”、“腹胀”等临床表现就会被诊断为“神经损伤”。然而黄江镇律师,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客观检验的进一步支持。法医学上不能认定为损伤。

其次,如果感觉神经损伤或肢体神经损伤仅留下肢体皮肤感觉功能障碍东莞黄江律师,则不宜参照《分类》中的术语来认定伤残级别。

三是被鉴定人受轻伤或者恢复良好。

笔者分析的128起案件,主要是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由于交通事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造成伤害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例如,在轻微神经损伤的早期,被识别者通常会抱怨肢体不适,经过滋养神经等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同时,肌电图测试显示与健康侧相比,潜伏期和振幅略有异常,但不足以确定会导致相应肌群的肌力低于4级。

因此,在对四肢周围神经损伤进行法医鉴定时,鉴定人需要掌握相关技术标准,特别是《实施规范》的内容,对四肢周围神经损伤的部位和损伤部位有充分的了解。他们控制的肌肉,还应该具有解释肌电图的能力。能力。 《周围神经功能障碍法医临床鉴定技术规范》(GB/T 43638-2024)于2024年3月15日发布,2024年7月1日实施。可为四肢周围神经损伤提供法医鉴定工作。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技术支持,将有助于此类损害鉴定工作的发展,为诉讼提供更科学、客观的鉴定意见。

马东成 增城 张晶晶

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法医学研究所

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法医学研究所

昆明金康司法鉴定中心

黄江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