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以案说法>>以案说法
以案说法

以案说法

关于破坏选举罪定罪量刑是怎样的?

时间:2017-11-09  【转载】

破坏选举罪定义:


破坏选举罪,是指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行为。


破坏选举罪的相关刑法条文


第二百五十六条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破坏选举罪的相关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五十二条为保障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有下列违法行为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刑事处分:


(一)用暴力、威胁、欺骗、贿赂等非法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


(二)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的;


(三)对于控告、检举选举中违法行为的人,或者对于提出要求罢免代表的人进行压制、报复的。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1999.9.9高检发释字[1999]2号)


(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破坏选举案(第256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利用职权破坏选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等手段,妨害选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致使选举无法正常进行或者选举结果不真实的;


2、以暴力破坏选举场所或者选举设备,致使选举无法正常进行的;


3、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产生不真实的选举结果或者强行宣布合法选举无效、非法选举有效的;


4、聚众冲击选举场所或者故意扰乱选举会场秩序,使选举工作无法进行的。


第二百五十六条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