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法治资讯>>法治资讯
法治资讯

法治资讯

浙江景宁破农村孩子上学痛点 小班教学促城乡教育均衡

时间:2018-05-26  【转载】

莫不源于背后的农村自然小班教育模式。作为该地农村学校主流格局的小班教学,景宁正通过有机整合教育资源,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农村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更多的关心与关爱。”丽水市副市长、景宁县委书记陈重说,“农村小班化教学,最直接受益的是孩子。”

梧桐乡中心小学荣誉墙 周禹龙 摄“环境美,教育设施更好,标准塑胶跑道、草坪球场、多媒体教室,我们都有。”校长刘建平说,学校本是危旧房,改造后条件不比城里学校差。


  很难想象,这一座占地6210平方米的现代化学校,只有136名学生,6个班,16名教师。


  “景宁畲族自治县位于浙南山区,人口和地域分布不均,导致小规模学校不在少数。”陈重说,随着大量人口进城,农村孩子逐年减少,小班教学就被“逼”了出来。据统计,该县农村小规模学校初中占比90%,小学占比80%,15人以下微班接近全县农村教学班50%。


  于中国而言,景宁的被“逼”,倒不如说是大势所趋。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速度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外流,农村教育该如何发展,成为摆在当前教育的突出位置。另一方面,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不断丰富、完善教育资源,推行小班化教学成为必然趋势。


  “于是,我们因势提出,开展农村自然小班教育转型研究,走出‘一条从农村自然小班到小班化教育内涵发展之路’。”景宁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助理练飞说。12年过去,当初的初步构想,如今已成为承载着农村孩子上学希望的阳光大道。


  “与精英班不同,景宁农村小班化本质在于提高教学质量。”练飞告诉记者,适合的内容、方法、技术,配以教与学互动交往、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大均乡中心学校,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现有17名教师,学生144人,人丁寥寥,教学却别有洞天,葫芦丝大课间已开展8年。


  “我们以打造‘小而美’农村精致型窗口学校为目标。”该校校长汤国栋说,学校通过创建童怡环境、构建童馨德育、打造童心团队、探究童趣课堂、推进童真管理、铸就童韵特色,面向、发展、幸福每位学生。


  “葫芦丝很有意思,上课也很有趣。”该校学生李艾宁说,乐团经常外出演出,上电视节目。依托葫芦丝活动,大均乡中心学校还开展“七彩葫芦娃”评价体系,以此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发展至今,景宁18所农村学校全已找到适合自身发展之路。如东坑镇小提出“让每一朵鲜花都精彩绽放”的教育理念,“花文化”已成该校品牌;再比如标溪乡校“抖空竹”,师生们将其玩出了大名堂,收获一系列荣誉。


  景宁小班化教学,以独特“草根味”,还荣获浙江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每年吸引着各地教育界人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